禮儀角度,歡迎您!
商號 紙扎品 鮮花
 購物車 (0)

墓地風水

更新於2022年11月14日

墓地風水

2221435153-0.jpg


我國古代墓葬是一種複雜的文化現象,墓址的選擇要看風水。自古以來,人們都很重視墓地的選擇,古人選擇墓地考慮的因素依次為:一是京城附近,其風水不消說自然是好的;二是故里、采邑或祖籍地,符合葉落歸根的傳統觀念;三是死亡地,如任所、戰場等,這往往是格於形勢,如交通制約等;四是其他地方,如生前嚮往之地等。但是一般都要選擇“前有照,後有靠”的地方,即前有水流穿過,後有山峰


為靠,境內層巒疊翠,就是說墓地要枕山面水。當然還有許多其它講究。如:首先,應該明確穴的來水與去水的方位,根據穴的來水與去水的方位來確定土地神位的大致方位,再根據穴的座向及分金五行配合,確定土地神位的準確方位,同時參照穴的四周環境來確定土地神位的準確方向。這樣的土地神位既符陰宅風水的形勢,又符合其理氣。使其墳墓更加符合風水要求,使其更好地蔭益子孫後代。


重要性


墓葬風水說:死者下葬後,真氣會與穴氣結合形成生氣,通過陰陽交流成的途徑,在冥冥中有影響、左右在世親人的氣運。陰陽兩氣,呼出來就成為風,升上天就成為雲彩,降落下來就成了雨,在地下流行的就成為生氣。生氣在地下流行,生髮時就能養育萬物。人是父精母血的結晶體,所以人也是陰陽兩氣的結晶體。每個活著的人都有陰


陽兩氣,死後肉體消失,陰陽兩氣卻沒有消失。活著的人,氣聚凝在骨,人死骨未滅,所以人死氣還活。所以下葬者,要找一個有生氣的陰宅,讓生氣和不死的陰陽兩氣相結合來保護在世親人。


經書說:人死有氣,氣能感應,影響活人。這種感應是有事實根據的。例如西邊產銅的山發生崩塌,東邊用銅鑄成的鐘就不撞而鳴,這就是感應。再比如,春天來到,樹木抽葉開花,放在家裡的麥種也自動發芽。氣在地下運行,它運行時,順隨地勢走,它聚集時,也隨地勢停止。丘隴的石骨,平地凸起的土脊,都是有氣在運行的標記。經書說:氣有風吹就散失,遇上界水就止步。古代人聚集氣使它不散失,用界水限制它不再運行,所以把它叫做風水。風水的法則,得水最好,能藏風是第二個要求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即使是盛大的氣運行還有它的餘氣止息,雖然零散但深氣也有聚集的地方。經書說:水流在土外,叫外氣。外氣橫行成為界水,土內的生氣自然止聚,說的正是這個意思。經書又說:淺深得乘,風水自成。土為生氣之母,有土才有氣。氣是水之母,有氣才有水。所以藏在乾涸燥熱的地方的氣要淺,藏在平坦地帶的氣要深。


《葬書》


晉代大風水家郭璞在《葬書》中曰:“氣乘生氣也”,“氣乘風則散,界水則止,古人聚之使不散,行之使有止,故謂之風水。風水之法,得水為上,藏風次之”。乘生氣的理論,是風水的中心主題。生氣,指流走於土中,具有致福人、生旺人的一種能量。生氣能夠調和陰陽、生髮萬物。住宅得之,生人則平安多福;墓穴接之,墓主子孫則興旺富貴。風水學歸根結底在於教人識別並運用生氣為人類造福。

《葬書》曰:“夫陰陽之氣噫為風,升為雲,斗為雷,降為雨,行平地中而為生氣”。生氣是陰陽二氣輪迴周期中的一個環節,陰陽之氣運行不息,不斷變換成風、雲、雷、雨及生氣等表象。“五行之生氣,行乎地中,發而生乎萬物。”當生氣露出地面,升入空中,就變為風,風被吹散蕩盡,因而無法利用。只有環繞吉地的層層山巒才能遮擋住風,只有緩緩的流水和湖泊等才能聚集生氣。墓葬風水與住宅風水大都道理相通,這就是吉地通常是為群山環抱、流水環繞、主流支流交匯處的平地及階地,並且人們在其上選址建城、建村、建宅或建祖墳的原因。